欢迎光临沈阳源慧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无二级分类
环境监测的目的、特点和原则

环境监测的目的、特点和原则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眼睛”,其目的是为了客观、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环境质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境规划、污染源控制、环境评价提供科依据。

        

        (1)与环境质量标准比较,评价环境质量优劣。


        (2)根据掌握的污染物分布和浓度、污染速度和发展趋势以及影响程度,追踪污染源。定控制和防治方法,评价保护措施的效果。

        (3)根据长期积累的数据和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促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改善人类环境及制定和修改环境法规、环境质量标准等服务。

      

        (5)为环境科学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二、环境监测的特点

 

        1,环境污染物

       

        进入环境的污染物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常以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如图一所示

                     环境污染物

       2、环境污染的特点


       (1)时、空分布性 时间分布性是指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强度随时间而变化。例如工厂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因生产周期的不同而随时间变化;河流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交替,使污染物的浓度和危害随时间而变化。空间分布性是指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强度随空间位置而变化、例如进入河流的污染物下游浓度不断减小。环境污染物随时间。的监测结果是片面的,只有充分考虑环境污染的时、空分布性,才能获得科学、准确的监测结果。


        (2)活性和持久性 活性表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程度。活性高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中或在处理过程中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污染物,构成二次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及生物。与活性相反,持久性则表示有些污染物质能长期地保持其危害性。


        (3)生物可分解性、累积性 生物可分解性是指有些污染物能被生物所吸收、利用并分解,最后生成无害的稳定物质,大多数有机物都有被生物分解的可能性。如苯酚虽有毒性,但经微生物作用后可以被分解无害化。但也有一些有机物长时间不能被微生物作用而分解。属难降解有机物,如二喂英。生物累积性是指有些污染物可在人类或生物体内逐渐积累、富集,尤其在内脏器官中的长期积累,由量变到质变引起病变发生,危及人类和动植物健康。如镉可在人体的肝、肾等器官组织中蓄积,造成各器官组织的损伤;水俣病则是由于甲基汞在人体内的蓄积引起的。


        (4)综合效应 环境中存在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对人或生物体的某些器官的毒害作用有以下几种情况。单独作用是指多种污染物中某一组分发生的毒害作用,不存在协同作用:相加作用是指多种污染物发生的危害等于各污染物的毒害作用总和;相乘作用是指多种污染物发生的毒害作用超过各污染物毒害作用的总和;拮抗作用是指多种污染物发生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或部分抵消的特性。


        3,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就其对象、手段、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污染物繁杂和变异性,污染物毒性大、含量低以及环境监测的特殊使命,其特点如下。


        (1)生产性 环境监测具备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类似于工业生产的工艺模式,方法标。准化和技术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数据就是环境监测的基本产品。


         (2)综合性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大气、水、土壤、固体、生物等客体;环境监测于。包括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多种方法;监测数据解析评价涉及自然和社会的诸多领域。所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只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综合分析各种客体,综合评价各种信息,才能准确地揭示监测信息的内涵,说明环境质量状况。


        (3)追踪性 要保证监测资料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就必须依靠可靠的量值传递体系进行资料追踪溯源,为此必须建立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体系。


        (4)持续性 由环境污染物的特点决定了只有长期测定积累大量的数据,监测结果的准确度越高,即只有在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上持续监测,才能客观、准确地揭示环境质量及发展变化趋势。


       (5)执法性 环境监测不仅要及时、准确提供监测数据,还要根据监测结果和综合分析、评价结论,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并授权对监测对象执行法规情况进行执法性监督控制。

      

       三、环境监测的原则


        1,优先污染物


        世界上已知的化学物质超过700万种,而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已达10万种。就目前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污染物危害程度的差异性而言,人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每一种化学物质进行监测,只能将潜在危险性大(难降解、具有生物累积性、毒性大和三致类物质),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残留高,检测方法成熟的化学物质定为优先监测目标,实施优先和重点监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美国是最早开展优先监测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规定了水和污水中129种优先监测污染物,其后又提出了43种空气优先监测污染物。中国环境优先监测研究”亦已完,提出了“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名单”,包括14种化学类别有毒化学品见表1-1.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名单

          

       2、尤先监测原则

   

        对优t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环境监测应遵循优先监测的原则。环境监测要遵循符合国情、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方针,其准确性往往取决于监测过程的最薄弱环节


版权所有:沈阳源慧科技有限公司 辽ICP备18009626号
辽公网安备21010402000211号